教育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级别(学科教学·地理)
作者: 发布日期:2021-10-23 浏览:
一、学科简介
地理学学科始建于1988年,2009年获批学科教学(地理)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并与2010年获批学科教学(地理)在职研究生招生资格。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兼职人员10人,专职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多数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中学教学经历或实践;兼职教师中一人具有教授级高级地理教师职称,其余都为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近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教研课题10余项,省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8项。本学科在中学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地理教师发展研究等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教学实践方面有专门的微格教学实验室和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并有中学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全程参与研究生的指导与培养工作。毕业研究生大部分进入省(市)重点中学任教,并有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从事学工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地理专业基础,了解地理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地理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
4.熟练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研究方向
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地理教师发展研究。
四、学制及在校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第一学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研究生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可申请延长修学年限,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五、培养方式
注重课程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和微格教学等方式。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在中学聘任有经验的地理高级教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六、学分要求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课程主要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 36 学分(见附件1)。其中公共课7学分,学位基础课程10学分、专业必修课程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 3 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 2 门地理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学位课成绩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成绩60分为合格,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培养环节中学术活动、专业实践活动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成绩合格获得相应学分。中期筛选成绩按优、良、中、差评定,中等以上者,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成绩为差者,予以延期或淘汰。学位课程不得申请免修。课程考核成绩不合格须随下一级重新修读,学习成绩单中此门课程显示重修。因成绩不合格且在毕业资格审查前未完成重修者,应延期毕业。
(一)课程考核。研究生期末考核的命题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做到命题科学、严谨,格式规范。
1、闭卷考试科目至少命制A、B两套试卷,题型设置多样化、科学化,一般不少于3种题型,同时制作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
2、课程论文考试科目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确定命制,任课教师填写“研究生课程论文考核登记表”,报分管领导审批。
课程论文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围绕课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学术前沿,要符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重点考核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生答题时间一般控制在120—180分钟。
(二)成绩管理
1、闭卷考试科目。闭卷考试科目成绩的评定应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为:学位课程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70%+平时成绩×30%;非学位课程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40%。
2、课程论文评阅。任课教师应从选题、内容、观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对课程论文进行综合评价,给定成绩,并写出不少于150字的评语。
八、学术活动
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硕士技能达标训练或大赛。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全国或省级的教研、教改活动。
九、社会实践(或专业实践)
在校期间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总计不少于一年,第一学年结合所学课程开展模拟课堂教学、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由相关教师和导师负责并考核;第二学年去实习学校集中参加为期半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并根据论文开题要求开展教育调研调查,考核工作由实践活动所在学校、指导教师和导师综合评定,在完成教学实践的同时,撰写不少于1篇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获得6学分。参加本专业领域的专业实践考核,合格获得2学分,不参加专业实践、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十、中期筛选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查研究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科研情况,及时发现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探讨解决的途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促使研究生由课程学习阶段转入论文写作阶段,强化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院党政负责人、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秘书组成考核小组;研究生向考核小组汇报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研究进展情况;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德、智、体诸方面做出评价,合格者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在筛选过程中,对不能按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不到中期筛选要求的研究生,应进行淘汰或分流。中期筛选在第二学期末进行,第三学期前完成。具体考核内容按《77779193永利官网关于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的意见》(聊大校发[2004]135号)执行。
1、思想政治考核:由党总支负责组织评定。
2、学业成绩考核:检查研究生入学以来执行培养计划的情况,是否满足培养方案所要求的课程及学分要求;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是否完成补修本专业大学主干课程2-3门。
3、综合水平考核:包括课程综合考试和专业外语考试。
4、科研能力考核:着重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备按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能力。
十一、科研成果
参照《77779193永利官网关于规范研究生学位外语和科研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聊大校发[2014]114号)文件执行。
十一、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全日制教育硕士最迟在第二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制定论文撰写计划,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地理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学位论文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同意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学地理教师或地理教学研究人员。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学院公章:
日 期:
附件1
77779193永利官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课  | 
			
			 
  | 
			
			 
  | 
		|||||||
| 
			 
  | 
			
			 外语  | 
			
			 48  | 
			
			 3  | 
			
			 1  | 
			
			 考试  | 
		|||||
| 
			 
  | 
			
			 文-政治理论(教育硕士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32  | 
			
			 2  | 
			
			 2  | 
		||||||
| 
			 
  | 
			
			 理-自然辩证法概论  | 
			
			 32  | 
			
			 2  | 
			
			 2  | 
		||||||
| 
			 
  | 
			
			 其他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的学位公共课  | 
			
			 
  | 
			
			 
  | 
			
			 
  | 
			
			 
  | 
			
			 
  | 
		||||
| 
			 基础课  | 
			
			 01411101  | 
			
			 中学地理课程与教材分析  | 
			
			 32  | 
			
			 2  | 
			
			 1  | 
			
			 考试  | 
			
			 
  | 
		|||
| 
			 01411102  |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48  | 
			
			 3  | 
			
			 2  | 
		||||||
| 
			 01411103  | 
			
			 地理新课程教育测量与评价  | 
			
			 32  | 
			
			 2  | 
			
			 2  | 
		||||||
| 
			 01411104  | 
			
			 地理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 
			
			 48  | 
			
			 3  | 
			
			 1  | 
		||||||
| 
			 专 业 课  | 
			
			 
  | 
			
			 
  | 
		||||||||
| 
			 01411105  | 
			
			 地理学习理论与方法  | 
			
			 32  | 
			
			 2  | 
			
			 2  | 
			
			 考试  | 
		|||||
| 
			 01411106  | 
			
			 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 
			
			 32  | 
			
			 2  | 
			
			 2  | 
		||||||
| 
			 01411107  | 
			
			 地理学思想史  | 
			
			 16  | 
			
			 1  | 
			
			 2  | 
		||||||
| 
			 非学位课 程  | 
			
			 专 业 选 修 课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 
			
			 32  | 
			
			 2  | 
			
			 1  | 
			
			 考查  | 
		|||||
|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32  | 
			
			 2  | 
			
			 1  | 
		||||||
|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 
			
			 32  | 
			
			 2  | 
			
			 1  | 
		||||||
| 
			 
  | 
			
			 中外教育简史  | 
			
			 32  | 
			
			 2  | 
			
			 2  | 
		||||||
|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32  | 
			
			 1  | 
			
			 2  | 
		||||||
| 
			 01411108  | 
			
			 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与案例设计  | 
			
			 32  | 
			
			 2  | 
			
			 2  | 
		||||||
| 
			 01411109  | 
			
			 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  | 
			
			 32  | 
			
			 2  | 
			
			 1  | 
		||||||
| 
			 01411110  |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 
			
			 32  | 
			
			 2  | 
			
			 2  | 
		||||||
| 
			 01411111  | 
			
			 3S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
| 
			 培养环节  | 
			
			 
  | 
			
			 专业实践  | 
			
			 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  | 
			
			 
  | 
			
			 2  | 
			
			 2  | 
			
			 考查  | 
		|||
| 
			 
  | 
			
			 中学教学实践  | 
			
			 
  | 
			
			 2  | 
			
			 3  | 
			
			 考查  | 
		|||||
| 
			 
  | 
			
			 教育调查与其他专业实践  | 
			
			 
  | 
			
			 2  | 
			
			 贯穿于培养全过程  | 
		||||||
| 
			 S014211  | 
			
			 专业实践考核  | 
			
			 中学地理教学技能达 标训练  | 
			
			 
  | 
			
			 1  | 
			
			 4  | 
			
			 考查  | 
		||||
| 
			 S014212  | 
			
			 
  | 
			
			 实践考核(对以上实践内容、培训的考核)  | 
			
			 
  | 
			
			 1  | 
			
			 4  | 
			
			 考查  | 
		||||
|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补修课程  | 
			
			 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2-3门  | 
			
			 不计学分  | 
		||||||||
| 
			 B014211  | 
			
			 非师范类  | 
			
			 教育学  | 
			
			 64  | 
			
			 
  | 
			
			 1  | 
		|||||
| 
			 B014212  | 
			
			 心理学  | 
			
			 64  | 
			
			 
  | 
			
			 1  | 
		||||||
| 
			 B014213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32  | 
			
			 
  | 
			
			 1  | 
		||||||
| 
			 B014214  | 
			
			 跨专业  |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 
			
			 64  | 
			
			 
  | 
			
			 1  | 
		|||||
| 
			 B014215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64  | 
			
			 
  | 
			
			 1  | 
		||||||
附件2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学科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书目和期刊目录
|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或出版单位  | 
			
			 备注(必读或选读)  | 
		
| 
			 1  | 
			
			 地理教育学  | 
			
			 袁书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 
			
			 必读  | 
		
| 
			 2  | 
			
			 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 
			
			 陈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必读  | 
		
| 
			 3  |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 
			
			 夏志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 
			
			 必读  | 
		
| 
			 4  | 
			
			 中学地理素养教育  | 
			
			 袁孝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 
			
			 必读  | 
		
| 
			 5  | 
			
			 现代地理教学论  | 
			
			 陈亚颦,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必读  | 
		
| 
			 6  | 
			
			 地理教育实习概要  | 
			
			 胡良民,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1版  | 
			
			 必读  | 
		
| 
			 7  | 
			
			 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  | 
			
			 段玉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 
			
			 必读  | 
		
| 
			 8  | 
			
			 地理微格教学  | 
			
			 刘恭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必读  | 
		
| 
			 9  | 
			
			 教育研究方导论  | 
			
			 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 
			
			 必读  | 
		
| 
			 10  | 
			
			 教学设计  | 
			
			 乌美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 
			
			 必读  | 
		
| 
			 11  | 
			
			 课程·教材·教法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所主办  | 
			
			 必读  | 
		
| 
			 12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陕西师大主办  | 
			
			 必读  | 
		
| 
			 13  | 
			
			 地理教学  | 
			
			 中国地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 
			
			 必读  | 
		
| 
			 14  | 
			
			 地理教育  |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重庆师范学院主办  | 
			
			 必读  | 
		
| 
			 15  | 
			
			 地理新课程教学论  | 
			
			 王 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 
			
			 选读  | 
		
| 
			 16  | 
			
			 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 
			
			 孙根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 
			
			 选读  | 
		
| 
			 17  |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  | 
			
			 77779193永利官网环境与规划学院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 
			
			 选读  | 
		
| 
			 18  | 
			
			 现代自然地理  | 
			
			 黄秉维,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选读  | 
		
| 
			 19  | 
			
			 人文地理学  | 
			
			 王恩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 
			
			 选读  | 
		
| 
			 20  | 
			
			 教育统计学  | 
			
			 徐文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选读  | 
		
| 
			 21  | 
			
			 教育研究方法  | 
			
			 袁振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 
			
			 选读  | 
		
| 
			 22  | 
			
			 中学教师地理教育研究方法  | 
			
			 王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选读  | 
		
| 
			 23  | 
			
			 现代教育论  | 
			
			 黄济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 
			
			 选读  | 
		
| 
			 24  | 
			
			 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  | 
			
			 高 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  | 
			
			 选读  | 
		
| 
			 25  | 
			
			 教学实验论  | 
			
			 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 
			
			 选读  | 
		
| 
			 26  | 
			
			 教育评价  | 
			
			 布卢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 
			
			 选读  | 
		
| 
			 27  | 
			
			 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刘本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 
			
			 选读  | 
		
| 
			 28  | 
			
			 考试学引论  | 
			
			 于信风,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  | 
			
			 选读  | 
		
| 
			 29  | 
			
			 教育技术  | 
			
			 顾明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选读  | 
		
| 
			 30  |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  | 
			
			 方其桂,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第1版  | 
			
			 选读  | 
		
| 
			 31  | 
			
			 比较教育论  | 
			
			 顾明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 
			
			 选读  | 
		
| 
			 32  | 
			
			 地理学思想史  | 
			
			 (美)杰弗里.马丁,成一农等译,科学出版社,2010年4月  | 
			
			 选读  | 
		
| 
			 33  | 
			
			 中国电化教育  | 
			
			 中央电化教育所主办  | 
			
			 选读  | 
		
| 
			 34  | 
			
			 电化教育研究  | 
			
			 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主办  | 
			
			 选读  | 
		
| 
			 35  | 
			
			 心理科学  | 
			
			 中国心理学会主办  | 
			
			 选读  | 
		
| 
			 36  | 
			
			 外国教育研究  | 
			
			 东北师范大学主办  | 
			
			 选读  | 
		
| 
			 37  | 
			
			 教育发展研究  |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 
			
			 选读  | 
		
| 
			 38  | 
			
			 教育研究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 
			
			 选读  | 
		
| 
			 39  | 
			
			 现代中小学教育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选读  | 
		
【上一篇】 77779193永利官网地理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篇】 没有了